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角,北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州,东临塔城地区托里县,南依新疆最大的咸水湖——艾比湖、精河县、双河市,西接博乐市。地处北纬45°02′—45°12′,东经82°47′—82°42′,辖区面积155平方千米,边境线长26.3千米,由东北部的巴尔鲁克山和西南方的阿拉套山相夹而得名,素有“准噶尔山门”之称。
阿拉山口口岸距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12公里,距州府博乐市79千米,铁路、公路分别距乌鲁木齐市477公里和500公里,是集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四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一类口岸,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开拓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的联结点。1956年,中苏两国领导人会谈确定阿拉山口为中苏铁路接轨点;1958年,苏联铁路修至阿拉山口北侧;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口岸;1991年7月,铁路口岸过货运营;1995年12月,公路口岸开放;2003年,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口岸;2006年7月,中哈原油管道建成运营;2010年,建成通航博乐阿拉山口机场;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是全国唯一实现宽准轨换装作业的综保区,是国际物流基地和多式联运国际物流园。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市,全市总面积1249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下辖艾比湖镇(金港街道)和友好街道,有7个社区,总人口1.7万人;2016年,定位为国家中欧班列枢纽;2018年,列入国家陆上边境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20年10月,确定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2021年,获批国家军民融合试点市、“兴边富民”试点市;2022年2月,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21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00.38亿元,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42亿元,增长5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3亿元,增长2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8亿元,增长21.9%;属地贸易额32亿美元,增长1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2.43亿元,增长2.2倍。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218.4万吨;通行中欧班列5848列,增长16.3%。2022年1-5月,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亿元,增长7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9亿元,增长20.9%;属地贸易额11.99亿美元,增长8.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84亿元,增长58.8%。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011.66万吨,增长3.3%;通行中欧班列2549列,增长1.6%。
阿拉山口口岸在国家向西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一是战略地位重要。阿拉山口口岸毗邻的西亚、中亚是世界能源富集区,作为新疆最大的陆路口岸、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大通道,通关过货进口方面以原油、金属矿石、钢材等国家急需紧缺的能源资源类货物为主,占进口总量的90.5%;出口方面以集装箱、钢材及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货物为主,占出口总量的84.6%。自通关以来,累计过货4.26亿吨(其中,铁路口岸过货2.65亿吨、公路口岸过货0.04亿吨、进口原油1.57亿吨),实现进出口贸易额2560.8亿美元,上缴关税1511.7亿元,过货量(其中,2021年铁路口岸过货量全国第三)、贸易额、关税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陆路口岸前列,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发展需求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是区位优势明显。经阿拉山口抵达欧洲,较绕过好望角的海上运输缩短运距1.5万公里,较经苏伊士运河缩短运距8000公里,较经巴拿马运河缩短运距1.1万公里,较满洲里、霍尔果斯口岸分别缩短运距2500公里、790公里,是中欧班列“黄金通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运距最短、用时最少、运费最低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在国家外交大局和促进中欧经贸往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是枢纽作用凸显。阿拉山口口岸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惠及26亿人口,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2011年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经口岸通行的“渝新欧”“郑新欧”“汉新欧”“义新欧”“蓉新欧”“长安号”等中欧班列路线已达80条,年通行量由最初的17列增加至目前的近6000列,覆盖国内24个省市,可到达德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等18个国家,搭载的货物品类涉及汽车及配件、棉纱、木材、铁矿类、食品、机械设备、日用百货等8大类200余种,已累计通行2.47万列、占全国通行总量的近五成,是全国通行中欧班列数量最多的口岸。四是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和国际疫情蔓延,欧亚市场对我国商品的依存度不断攀升,加之海运、空运受阻,经阿拉山口口岸抵达欧洲的铁路运输以稳定、高效、快捷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大量货物选择向这一通道集结分拨,贸易量急剧增长,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