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为皖、豫两省交界,地貌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南北长约150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全市行政区域面积8374平方公里。
亳州市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等,其中涡河在境内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是亳州人民的“母亲河”。
亳州气候环境优渥,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水量867.2毫米,年平均日照2040.9小时,无霜期约219天。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为亳州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适宜冬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叶等粮油经济作物和白芍、牡丹、菊花等中药材生长,对发展多种经营极为有利。
亳州资源丰富,物阜民丰,药材、酿酒、矿藏等多层次复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药材交易额、中药饮片生产、养生花茶加工等均居全国首位,古井贡等白酒知名品牌享誉全国,地下煤炭、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7亿吨,其中煤炭储量达50.2亿吨,位列全省第三位。
历史沿革
亳州,简称亳,古称谯城,亳字拆分,由高字头和宅字底组成,所以又称高宅之地。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都于亳190年,在亳境内建嵇方国。魏文帝皇初二年(221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元至正15年(1355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至此亳州成为三朝古都之地。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行政公署。亳州,古称亳,别称谯城,亳字拆分,由高字头和宅字底组成,所以又称“高宅之地”。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都于亳190年,在亳境内建嵇方国。魏文帝皇初二年(221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至此亳州成为三朝古都之地。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专员公署。
行政区划
1986年3月,国务院撤销亳县建置,建立亳州市(县级),以原亳县行政区域为亳州市行政区域。1998年2月,亳州市收归省直接管辖(享受副地级待遇)。2000年5月,国务院批复,撤销县级亳州市,设立地级亳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谯城区。下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
根据市统计局反馈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市常住人口496.0万人。
区位优势
亳州素有“南北通衢,中州锁钥”之称,明清时期因航运盛极一时,有“小南京”之称。建市以来,亳州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
目前,商合杭高铁通车运行,亳州机场开工建设,阜蒙淮城际铁路、亳蒙高速、徐淮阜高速亳州段、涡河航道及港口一体化项目加快建设,让亳州交通圈范围不断加大,连通外地更加便捷;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力度不断加大,区域“米”字形立体交通走廊、市中心城区“一环七横七纵”路网初步形成。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历代名人
亳州底蕴深厚,地灵人杰。
道教鼻祖老子是涡阳人,著有《道德经》,提出了非常完整的哲学体系,被誉为“万经之王”。
一代圣哲庄子是蒙城人,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逍遥游》,教育人们探索宇宙的真理、养生的道理。
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于谯城,于乱世讨伐称霸诸侯,统一中国北方;他与子曹丕、曹植倡导推动文学艺术兴盛繁荣,形成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
神医华佗是谯城人,他发明的“麻沸散”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应用于全身麻醉手术,首创的“五禽戏”是首批向全国推广的三大健身气功之一。
一代圣君商成汤、道教至尊陈抟、巾帼英雄花木兰、悯农诗人李绅、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捻军首领张乐行等,都是这块蕴才积盛之地的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