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地处广袤博大、雄浑厚重的渭北黄土高原,位于陕西腹地、咸阳北缘,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个街道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口,是革命老区县、山区农业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旬邑是资源富庶的发展宝地。旬邑古称豳,周封邑,秦置县,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曾在此开疆立国,开创了古代农耕文明。海拔850—1855米,年平均气温9.2℃、降水量589.4毫米、日照时数2270.4小时、无霜期186天,现有森林面积150万亩,草场面积46万亩,沙棘面积20万亩,中药材230多种,栽植苹果50万亩,生态环境良好。旬邑物华天宝,地藏黑金,境内煤炭储量27.9亿吨,石油储量28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约1.5亿立方米,油页岩资源量1.4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彬长旬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埋藏浅,易开采,煤质优,是理想的动力和气化用煤,极具开发价值,可为煤电转化、煤制天然气、煤制化肥、煤制甲醇、残煤气化和煤矸石综合利用提供充足的煤炭资源。
旬邑是独具魅力的人文盛地。旬邑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渭北高原上的“西双版纳”,是休闲避暑、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绵延百里的赵家洞石窟,悬岩中空,洞天妙连,始为周人穴居之地,曾是古豳国的首府,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雏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的泰塔风格独特,是旬邑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明末清初的唐家民居建筑融北方四合院和苏杭园林艺术为一体,砖木石雕精美细腻、巧夺天工,可与故宫相媲美。出土的黄河剑齿象、板齿犀牛化石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为世界之最。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秦第二大国防工程—秦直道穿境而过,道路兵站遗址至今犹存。民俗文化积淀深厚,以“剪花娘子”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作品为代表的剪纸艺术驰名海内外。
旬邑是红色革命的精神高地。旬邑1926年建立党组织,1928年爆发了声震渭北的“二八”起义,革命战争年代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和陕北公学所在地,习仲勋、汪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长期生活和战斗过。旬邑马栏是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同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一道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马栏革命旧址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旬邑是要素聚集的投资洼地。旬邑尽享地利,政通人和,是陕西省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县区之一。境内道路纵横交织、交通便利,211国道穿越南北,342国道横贯东西,随着咸旬高速、铜旬高速、旬耀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全面融入了西咸1小时经济圈,成为连接陇东板块与关天经济区的区域性副中心城市。旬邑河流众多,水资源充沛,信息通畅方便,电力供应充足,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依托旬邑中药材资源优势,引进了海天制药、三正药业、长青生物等药企,以及太旗食品等食品企业,全力打造陕甘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旬邑人民热情朴实,素有亲商、安商、扶商的优良传统,以诚招商、共赢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华能集团、山东新汶、河南鑫川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先后来旬投资发展,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关中最美县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县域经济争先进位为抓手,全力以赴抓发展,蹄疾步稳抓改革,真心实意抓民生,谱写了转型突破、奋勇争先、富民强县的新篇章,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城市、2018绿色中国特别贡献奖、中国天然氧吧、中华诗词之乡、2019全国避暑旅游样本城市、2019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城市和省级旅游示范县、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县城、环保模范城市、“双高双普”县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