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地处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部,北依京津,东临渤海,西接雄安石家庄,处于京、津、石、济和雄安新区的中心区域,在“京津一小时交通圈”内,区位优势明显。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市总人口57.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3万。泊头是河北省文明城市、河北省园林城市。2021年在全省综合绩效考核中,我市位列“农产品主产区”A等次。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3.4亿元,增速3.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8亿元,增速2.7%;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1.9亿元,增速1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6亿元,增速7.4%。
运河古驿。泊头初兴于隋唐,建镇于金代,因运河而生,依运河而兴,缘运河而得名。大运河在市内蜿蜒36.3公里,流经6个乡镇、街道,47个村、社区。汉代河间献王刘德在富镇严家铺村筑日华宫,广集毛苌、贯长卿等名儒讲学著书,整理先秦遗学,泊头成为中华文脉传承的重要节点。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余继登,清代雍乾时期内阁学士、音韵乐律学家王兰生,近现代教育家南汉忱,抗日名将孙桐萱,“中国煤田事业的奠基人”王竹泉等均为泊头人。明代永乐二年兴建的清真寺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华北地区“清真第一寺”。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市工作部旧址,为平津战役胜利作出巨大贡献,2017年被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泊头自古就是南北交融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清末民初,运河两岸商号不下千余家,成为津南第一商埠。1912年依运河沿线建成的津浦铁路率先在泊头设站,同年建立永华火柴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化工企业,“泊头火柴”从此扬名海内外,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开端。
鸭梨之乡。泊头是国内著名的古老梨区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了梨树的经济栽培,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梨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量50万吨,年产值12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鸭梨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入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等世界级连锁超市,东方果品鲜梨出口以色列,成为我国首批发往以色列市场的果品,2016年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鲜梨分会落户泊头市亚丰果品公司。2022年出口量8万吨,创汇8000万美元,鲜梨出口量占到全省40%以上。“泊头鸭梨”被认定为国家原厂地域保护产品,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4年再次被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泊头是全国遗存古黑桑树数量最多的地区,桑椹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量5万吨,2021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被认定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定制药园”。
铸造名城。泊头铸造产业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近代与佛山、无锡并称为“中国三大铸造基地”,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生铁冶铸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和2012年,先后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铸造之乡”和“中国铸造名城”。现有铸造企业322家,固定资产140亿元,年铸件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2022年营业收入235亿元。2020年8月,泊头市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绿色铸造名城”、沧州市唯一的“河北省转型升级示范县”,并入选“2020年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2011年,100.08吨沧州铁狮创“最大一次性浇注成型铁狮子”世界纪录。
装备新城。泊头工业起步早、门类全、体量大,现已形成以铸造为母体,以汽车模具、环保设备、压型机械、工业泵阀为支撑的“1+4+N”工业产业体系,先后获得“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制造名市”“河北省老工业基地”“河北省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汽车模具之乡”“中国汽车冲压模具生产基地”“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市经济开发区连续4年进入“河北省经济开发区30强”,连续2年在55个“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区中位列“A等次”。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5个、与重点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企业44家,在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中跃升为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