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八国联军进犯中国时,有个洋人代表傲慢地出了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清朝的一位官员昂然对出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这幅对联是典型的拆字联。


上联“琴瑟琵琶”四个字上面有八个王字,八大王意寓八国联军,暗含侵略者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下联是清朝官员巧用“魅魑魍魉”四个字中的“鬼”都是在边上,意寓八国联军贸然侵犯中国的边境。


此联有力打击了洋鬼子的嚣张气焰。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琴瑟琵琶:指的是中国古代的琴、瑟、与琵琶,都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们又分别称为瑶琴、玉琴、七弦琴。


魑魅魍魉: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也是古代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该词语出自《文选·张衡》:“魑魅魍魉,莫能逢旃。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关于这个对联的故事非常多,有说是当年乾隆皇帝接待俄国使团时,俄国使者与纪晓岚对的,有说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他们不仅要在武力上征服我们,还想在文化上力压我们而出的,再有就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一个中国通刁难我们时出的,不管哪个版本,概括来说就是侵略者想耀武扬威结果被我们奋力反击的故事。


现摘录八国联军版本如下:


据说当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和北京后,非常骄横傲慢,在一次歌舞宴会上,有一个所谓中国通摇头晃脑,面对满脸谀笑的清廷官员说:我出一联,看看诸位谁对得出?我的上联是:“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当时清廷的众多官员,瞠目结舌,面面相觑。正在全场闷声窒气、尴尬不堪之时,清廷要员中一个下属,忍无可忍,气愤万分,直挺挺地站起来说:我对得出,我的下联是:“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这一对答,使帝国主义分子们大出意外,十分狼狈。


这是一副拆字联,对得非常巧妙:出句“琴瑟琵琶”,每字头有二王,计有八王,恰与八国联军相合;单戈成战,实际拆的是繁体的“戰”字,意思是我联军士兵单枪匹马就战力十足。


对句“魑魅魍魉”,每字各有一鬼,也是用拆字法,把帝国主义鄙称为“四小鬼”。这八国联军,有来自北美的,有来自东亚的,有来自西欧的,有来自南欧的,东南西北四方都有,岂不是来自四方之鬼?“合”与“手”结合则为“拿”,“合手擒拿四小鬼”,表现了中国人民共同抵抗帝国主义的英雄气概。

故事挺好玩,但也挺为我国人心酸,人家都打进家里来了,咱们还要逞口舌之快、写这种故事编排人家,硬是要占点没有用处的便宜回来,特像那种被摁在地上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嘴里就是要骂娘逞强的感觉,老话真是说得好:不蒸馒头争口气。


这幅对联的原版最早见于张谊的《宦游纪闻》:


琴瑟瑟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



上联还有一种对法: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江河湖海万里水, 水水靠边。


这个也非常不错。